工厂的 “救命” 选择,看似多花实则稳赚


自家加工设备仅需三四万,工厂老板却甘愿掏五六倍的钱引进小工协作机器人。这份看似 “亏了” 的采购单,藏着制造业老板们最现实的生存考量。
社保涨 + 招工难,双重压力逼出机器人需求

2023-2025 年,浙江社保缴费基数连续三年上调。

从 2023 年到 2025 年,基数下限累计上涨 524 元,如今已达 4986 元 / 月。

各企业单为一名工人缴纳社保,一年总成本比三年前多近 2 万。

加上工伤赔偿标准逐年提高,一次意外可能抵消数月利润。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流水线常年缺人,双重挤压下,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成了无奈却必要的选择

错失百万订单:自动化成大订单 “入场券”

真正让老板下定决心的,是一次痛失百万订单的教训。客户带着百万级订单上门,实地考察时重点关注自动化水平。但车间仍以人工为主,没有配套自动化设备,客户最终转头选择了有小工协作机器人辅助的同行。

这次 “失单” 让老板彻底醒悟:现在没有自动化,就拿不到大订单。而小工协作机器人操作灵活,能快速适配现有生产线,正好补上工厂的自动化短板。

长远算账:机器人是性价比最优解

当下工业自动化已是不可逆的趋势,周边同行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引入小工协作机器人后,同行生产效率提升 30%,人工成本降低 20%,竞争力明显拉开差距。

老板算过一笔账:虽然机器人单价比传统设备高,但能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,效率直接翻倍;还能减少人为失误,保证产品质量;最关键的是,能省下逐年上涨的社保支出,综合性价比远胜人工和传统设备。

对这家工厂来说,选择小工协作机器人从不是盲目跟风,而是在社保连涨、招工难的压力下,最务实的经营决策 —— 看似多花了钱,实则守住了利润,拿到了未来的入场券

宁波贝克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宁波贝克韦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机器人集研发、制造和销售、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一直致力于机加工上下料的柔性自动化改造,为客户提供轻量化、智能化的自动化方案。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,公司在柔性自动化领域已积累了宝贵经验。不仅在助力企业实现“少人化”、“无人化”车间,为企业提供柔性化的自动化方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并且对我们明星产品“小工协作机器人"不断优化,使其更加贴合市场生产趋势-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要求。逐渐构建了"人+机器人协同作业”的智能、高效的未来工厂蓝图。